54届校友、首届毕业生赵润---无愧于教龄

发表时间:2015-07-09

赵润,1951年至1954年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前身——高商干校,学习德语专业,毕业后留校教授德语直至退休,曾任外语系主任。

 一、与建校重合的学龄与教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两个重要前身:第一个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央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第二个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赵润和杨乃均等均为第一个前身的首批学生、毕业生和第二个前身的首批教师。他们在经贸大学任教的四十年,活动轨迹比较相似,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外语的教学与研究,担任小语种系的行政领导,担任校职称和学位专家委员会委员。

1951年,已拥有大学政法专业学历的赵润,作为调干生被中央贸易部矿产公司保送进这所新中国惟一的外贸高等学校学习。在前马厂那座四合院的校园里,他读了三年德语。这三年的学生生活不仅领他步入德语专业的殿堂,更让他从诸多老教授那里学习了为师之道。

那时,学员们均由中央贸易部所属部门保送带薪学习。最初只设俄语和德语专业,因为建国初期苏联专家很多,东德专家也不少,需要这两种语言人才。当时德语设两个班,每班十几个学员。赵润被分配到德语甲班并担任班长。甲班学员年龄较大,一般在解放前读过大学,其中两名学员已于1945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有的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有的195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或上海交通大学,有的解放前大学肄业。总之,这个班的文化水平比较高,有的学员英语水平很好。

解放初期德语师资奇缺,当时聘请的都是老教师,而且都是老留学生。

廖馥君老先生,是国内知名的德语权威,鲁迅先生的朋友,曾把鲁迅的作品译成德文。他早在1914年之前就去德国留学,二战结束后才接德国夫人回国,一直担任同济大学新生院院长。院系调整后被中央贸易部抢先调至我校。他是全国政协特邀代表。廖老博学,是一位忠厚长者,讲课生动活泼,很有耐心。

杨公兆教授,民国初期政坛名人杨度之子(后来杨度在上海被周总理发展为中共党员做秘密工作)。他曾留学德国和美国,解放不久受到周总理的接见。杨先生温文尔雅,知识渊博,三十岁时曾任清华大学秘书长。

陈封(可)先生,著名学者陈寅恪的侄子,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晚清著名诗人,“七七事变”时为了抗议日军侵略在北京绝食而死,轰动一时。陈先生曾任外交官,中文造诣很深,“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派代表团来华调查,他曾任德语翻译。

还有一位王教授,于20年代获柏林大学经济学博士。

此外还有四位外国女教师。其中与赵润交往最深的是文安清老师,她是瑞士人,曾留学美国,丈夫是中国人。她知识渊博,热情善良,直到她去世前,赵润始终与她保持着联系,包括他在国外工作期间也没有中断通信。“文革”期间,文老师被关押在学校,赵润曾悄悄地隔着玻璃窗看过她。文老师高洁正直的风骨,虚怀若谷的品格令赵润终生难忘。

由于赵润当了几年班长,同老教师们接触比较多。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俯仰历史、咀嚼沧桑的气度,对是非的评价的冷静中肯,令他无不钦佩。他喜欢聆听他们追忆往事,谈古论今,感悟良多。他从第一代教授那里感受到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力,看到言传身教的影响力。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需要身教。

1954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成立,赵被留校任教。1964年起,他开始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以后,又担任了外语二系(小语种系)的行政领导。尽管行政事务繁忙,但只要有德语专业班,他都一直担任教学工作,从未脱产。他把时间实打实地用于教学与科研,决不虚度,他希望自己能以第一代教授为榜样,为人才培养事业作出与教龄相符的贡献。

赵润在任教前曾在外贸公司工作,这为他的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也使他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中,他利用各种机会接触新的外贸实际,如参加广交会,奥、德工业展览会等。1981年至1984年,他在联邦德国主持商务处工作,有机会参加了各种中德经贸的重要会谈,经常接触德国工商、金融、经济研究机构的各界人士,对了解当时的联邦德国政治、经济、社会情况有很大帮助,对中国与联邦德国双边政治经济贸易状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内部调研报告,得到国内好评。这一经历,成为他四十年教学生涯的中间加油站。

新时期的德语教学迎来了一片新天地。1986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在联邦德国鲁尔大学专门研究联邦德国二战经济,对这个迅速崛起的第四帝国特殊的市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在鲁尔大学,他还通过作报告的形式向德国人介绍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情况,从而增进德方人士对我国的了解,起到了促进中德民间外交的作用。

 

二、“布衣暖、菜根香”的满足感

赵润教授,高高瘦瘦的,有着翩翩学者的风度。他还十分热情健谈,与各种年龄的人都能成为朋友:他有年轻的忘年交,当然更多的还是同年老友,大家时而聚在一起“清谈”一番对他来说是莫大的乐趣;他和夫人在家中也常谈天说地。他觉得和各种年龄的人谈话都有不同的启发。赵润最喜欢结交的是书友。他对各种书籍都感兴趣,尤其1987年后不再担任系行政领导了,他能比较专心地读书了。他说:“读书,写东西,是我生活中的两大主要内容。”赵润特别喜欢青年人,将扶持青年教师视为应尽的义务。职称评委会上,喜欢表达看法或建议的他,总要热情地替青年教师讲话。

赵润在学校无论从行政领导角度还是从业务角度,目前都是小语种各专业中资历高、德高望重的长者。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老赵头儿一生平平淡淡,但自认为还是个老实人”。

特殊的机遇应该作出特殊的贡献。他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德国社会经济。他赴联邦德国鲁尔大学进行的研究和讲学,使他从经贸专业的角度对德国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与王正富共同编著的《废墟上崛起的联邦德国——从战败国到经济巨人,欧洲大国》一书正式出版。这本书凝结了他多年研究德国的心血。

改革开放在给经贸专业教师带来与外界交往的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其职业的冲击。一些教师放弃了教龄,选择了“商龄”。赵润也曾有过这样的机会。联邦德国某银行当年曾请他担任驻华顾问。但这个很实惠的职务,对甘做“布衣”的他并没有吸引力,而且以后的几次改行机会也被他放弃了。他有过这样一番表白:“开放几年来,我曾在国内外东奔西走,但我一不发财,二不横向比。有的弟子们成了总裁、老总,有的发了财,这是正常现象。人的发展之路千差万别。在我初中的同学中,有的一辈子当工人,有的当了将军。天赋,才能,机遇,在人的发展中都会起作用。我欣赏事业上取得大成就的精英,但是我更看中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千千万万普通人,他们才是社会的脊梁,是金字塔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稳固,塔尖也很难顶天立地高高在上。‘布衣暖,菜根香’嘛!生活维持一般水平就可以了。我觉得学校更适合我,我现在的日子过得舒心。问题是给自己定好位。”

教龄与学校历史同龄,意味着一种光荣,更意味着一种责任。风风雨雨四十多年来,他眼看着学校一步步发展起来。他目睹了教育的金字塔是如何从第一块砖石垒起;他熟悉学校的一草一木,闭着眼睛也能闻得出经贸大学特殊的气息;他了解每一任校领导的风格,对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的发展的脉搏把握得清晰准确。

曾经,他是学校的重要人物。他最难忘的是1972年复校后一段时间,学校只有四个系,系主任分别是英语一系李德滋,国际贸易系刘朝缙,海关管理系张定令和外语二系赵润。此一时彼一时,但他心中对学校的责任感却是几十年如一日。正因为如此,尽管年事已高,他还时时想着学校如何更快发展。

赵润,一个老教授,一个老校友,可以说无愧于对外经贸大学,无愧于他的教龄。

 

  

  作者介绍:丁激中,笔名紫丁,著有《李强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夺冠之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他们从这里走向世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书,副编审,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